近日,教育部印发通知实施青少年急救教育行动计划,开展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,首批拟组织150所高中和高校参与。重点任务包括普及校园急救知识、配备校园急救设施和开展应急救护培训。将加强对校园常见的气道异物梗阻等紧急救护,创伤出血与止血、关节脱位与扭伤等创伤救护,淹溺、烧烫伤、中暑等意外伤害,火灾、地震、踩踏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教育。
这些年来,涉及青少年受伤、死亡的案例不少。有数据显示,我国每年约有5.9万人死于溺水,其中未成年人占据了95%以上。全国每年约有2600万人发生不同程度的烧烫伤,0—12岁小儿烧烫伤占30%以上。未成年人在这些不幸数字中占有较大比例,原因之一是很多未成年人缺乏急救常识和急救能力,遇到危险情况时不懂得科学施救。
而且,发生在校园的安全事件已有多起,如踩踏事件、火灾事故等,也造成了一定伤害。如果学生都懂应急救护知识,造成的伤害会小很多。此次实施的青少年急救教育行动计划,在部分学校率先试点,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,不仅能降低校园安全事故的伤害率,也有利于减轻校外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;既有利于实现国家健康行动目标,也能让学生终身受益。
问题在于,参与试点的学校,对这种部署是否真正上心,能否严格实施?有些学校过于重视学科类教育,因为这能为学校提高升学率,能为校领导和地方带来政绩,而学科类之外的教育项目,从学校到老师再到学生都不太重视,要么不安排课时,要么安排了课时但会被挤掉,就像几年前的体育课。首批试点学校包括高中,一些高中恐怕更不愿意把宝贵的时间让给非学科类教育内容。
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对参与试点的学校采取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措施。教育部明确提出,鼓励高校开设应急救护相关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。这很有必要。但每所试点高校的实施情况都要纳入监督、考核范畴。对于参与试点的高中,更要采取有效督促措施,因为高中阶段的学校更看重高考成绩。所以,要针对试点高中量身制定相应的激励和监督措施,让试点高中积极主动开展学校急救教育,避免表面化、走过场。
通过开展学校急救教育,让学生懂得如何急救,既能救他人一命,也是救自己。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,都应该意识到,“救命”才是最重要的一课。